永杰养生知识网,分享养生知识,包括:养生常识、养生资讯、饮食养生、养生人群、四季养生、减肥瘦身、美容美体、运动养生,是您养生的好参谋。

「养生常识」养生大全

  • 养生常识
  • 养生常识-永杰养生网
  • 2022-03-07 23:17
  • 永杰养生知识网

「养生常识」养生大全 ,对于想了解养生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养生常识」养生大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点:1、养生大全 ;2、养生大全与功效

一、养生大全

1、绿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

2、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3、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4、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

5、海蜇皮能治高血压.

6、食肉过多对身体有害.

7、骨折初期不宜喝骨头汤.

8、常喝豆浆更健康.

9、豆浆不应与红糖鸡蛋同饮.

10、白酒不宜代替料酒做菜.

11、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2、老人晨练应先进食.

13、运动后应喝杯牛奶.

14、多喝水能防肾结石.

15、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6、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17、手机贴膜会伤害眼睛. 18、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19、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0、不宜用沸水煎中药.

21、服中药不宜加糖.

22、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3、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24、破损瓷砖辐射较大.

25、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26、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27、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28、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29、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30、牙龈出血要尽快更换牙刷.

31、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32、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33、晒被子不能拍打.

34、空腹不宜喝蜂蜜.

35、喝蜂蜜可解酒.

36、中医讲究早喝盐水晚喝蜜.

37、素食为主更适合中国人.

38、海带可预防高血压. 39、凉水洗脸好处多.

40、刷牙宜用温水.

41、洗脚宜用热水.

42、脚寒容易感冒。

43、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脑老化.

44、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45、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46、戴帽子不宜过紧.

47、常梳头有益健康.

48、长时间微笑和利健康.

49、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50、小便时咬紧牙齿有益健康.

51、打喷嚏时不能捂嘴.

52、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3、白开水超过三天不能喝.

54、晚饭后两小时饮用酸奶最佳.

55、不宜空腹喝酸奶.

56、喝完牛奶应喝口白开水. 57、每天一杯咖啡好处多.

58、咖啡要趁热喝才好.

59、酒后喝咖啡易发高血压.

60、喝下午茶有益增强记忆,不应用保温杯喝茶.

61、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62、冬季洗澡次数不宜多.

63、冬季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64、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冬季雾气中.

65、冬天不宜把围巾当口罩用. 66、冬天早晨不宜洗头.

67、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68、运动损伤应'冷'处理.

69、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70、步行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

71、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72、吃鱼能保持血管年轻.

73、鱼刺卡喉不宜醋疗.

74、饭菜不宜'趁热吃'. 75、多吃黑色食物可补肾.

76、多吃玉米好处多

77、不宜吃开口的糖炒板粟.

78、炖鸡汤不要先放盐.

79、发烧时不宜食用鸡蛋. 80、茶叶蛋不宜多吃.

81、馒头比米饭更益补锌. 82、煮粥和烧菜不能放碱.

83、粽子的营养全面.

84、吃葡萄有利于护肝.

85、吃草莓有助于防止辐射.

86、甘蔗被称为'补血果'.

87、多食核桃有益心脏.

88、花生具有抗衰老作用.

89、常吃花生可预防胆结石. 90、常吃生花生可治胃病.

91、醋泡花生可以软化血管. 92、西瓜不宜长时间存放冰箱.

93、肾病不宜食杨桃.

94、香蕉是廉价减肥药.

95、菠萝可以护胃.

96、芒果保健作用大.

97、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 98、水果不如蔬菜有营养. 99、苹果营养最全面.

100、苹果可降血压,降脂肪含量,保护前列腺,预防肺癌。

二、养生大全与功效

养生的好处

人类的生命是遵循整体演变、进化和个体发育的规律进行的。个体生命诞生后,在整个人生旅程中,生命活动处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和侵袭,其实人的一生在与自然界斗争的同时,也与抵抗各种疾病,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斗争。大自然用了数百万年的时间,创造了人类,同时也有许多摧残人类,使之生病、衰老、死亡的东西。19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是肺病;20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是癌症;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是心理精神疾病。人类在每个生存阶段都有相应的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但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健康的追求和疾病的抗争。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健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疾病。健康只有健康的道理,疾病只有疾病的因素。因此,人类要创造一切条件,保养生命,战胜疾病,强身健体,延长寿命,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危害人们健康的大多数疾病,其发生发展都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睡眠习惯、运动量等有密切关系。治病不如防病,有啥也别有病。若能在生活中克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采取有效的养生保健措施,使生命活动协调、和谐、有序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内组织破坏,降低能量消耗,避免毒副作用,消除基因突变,延缓衰老,抵御不良因素的侵害,不得病或少得病,全面构筑预防疾病的防线,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世上没有疫苗可以防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养生保健就是最好的预防。真正的医生不在医院,而是自己;真正的灵丹妙药不在药房,而是体内的自我调节机能,关键是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人要想健康,就要过健康的生活。健康的生活是指有益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活动,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案,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形成。养生是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转化,从追求生活质量向追求生命质量转化。要用养生去改变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如果每个人的寿命长了,那么整个国家的平均寿命也就长了,这就是养生保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实施绿色健康奠定扎实的基础。所谓绿色健康就是政府抓统筹,单位、社区抓普及,个人抓落实,取得立体化的养生效果,把健康对人类的挑战变成机会.世上所有的人都有选择、享受健康的权利。养生让人类的生命更有意义.

养生的作用和功效

基于对天人关系和对人自身的以上认识,中华传统养生学通过德智体的自我修习锻炼,达到心灵净化,气血通和,养生开慧,用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叫做“性命双修”。而其最高层次是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统一,相互融流与开放,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也就是前文所述的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状态。中华养生来源于实践而又经受了实践的考验。

1.强身健体

养生的最基本效应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这是最基础的一步。先哲们已有大量论述,《管子·内业篇》论述了由于练功精满气壮、气足神旺而产生的血脉通畅、神采焕发,身强体壮的效能:“精存气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同样,《庄子》中对“肌肤若冰雪,倬约若处子”的“神人”的描写,如果除去寓言和幻想的成分,也可在养生有成的人身上找到原型。在《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则很少有虚幻描写的成分,可以说完全是一种对高级养生功效的记载。宋代的大儒朱熹在谈及自己养生的体会时说:“中年以后,气血精神能有几何?不是记故事时节。熹以目昏,不敢著力读书。闲中静坐,收敛身心,颇觉得力。”

 

 

临床医学能够证明,养生功法对神经衰弱、偏瘫、坐骨神经痛、面部神经痛、支气管炎、肺结核、胃病、腹泻、便秘、直肠脱垂、肝炎、高血压、冠心病、近视眼、咽炎、糖尿病、肥胖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为什么养生功法有临床疗效呢?笔者认为:养生功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神经兴奋,培益真气,疏通经络,调和血气。经络是沟通全身的通道,经络通则血气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血气畅通,血中的吞噬细胞就可以顺利地到达病灶,战胜疾病。提高了免疫能力,生命力因此而旺盛。

养生功法还能在心理上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排除杂念和胡思乱想,减少忧虑和烦恼。养生学认为天人一理。为庄稼松土,土壤就可以很好地吸收空气、水分和阳光。人体一放松,就可消除疲劳,充分吸收氧气和营养食物,人就能够保持健康。

人生病的实质是内因外因、内能外能互相作用的结果,养生治病也是外因内因、外能内能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两个作用中,外因外能是条件,起着引发作用,内因内能是根本,起着决定的作用。要想治好病,防止效果不稳定或者是效果衰减现象的出现,必须通过外因外能的诱发,把内因内能诱导调动起来。内因内能在没有调动起来之前,是一种虚假的痊愈,病情必然会出现反复,只有把内因内能调动以后,病才是真好,真痊愈,疗效才会得到巩固。这就像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抛了锚,人们用绳拉的办法发动它,当人们拉着它走,发动机还没有发动起来之前,汽车的走动是一种假走,人们一旦停止拉,它就会立即再抛锚歇气,走不动了。当人们把它的发动机拉得发动起来之后,汽车之走才是真走,才算解决了问题。养生治病也是这个道理。当医师给患者治疗后,还没有调动起内因内能之前,患者也会出现精神振奋病好了的景象,但这不是真好,而只是一种假好,此时如果中断了治疗,患者不久之后就会旧病复发,只有医师不断治疗,直至将其内因内能调动起来时,才是真好,才可避免效果衰减现象的出现。所以,治病必须抓住调动内因内能这个关键问题,才能创造出理想效果。

2.开发智力

身体健康是开发智力的首要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正常发挥智力。养生可以健身,健身可以提高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能力,以充沛的精力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人们养生的过程,也就是调神、调形、调气的过程。人与外界环境协调,人体内部各机能协调,就有利于自控和记忆力提高,有利于适应外部条件,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和调动脑细胞,有利于充分地发挥潜能,以超人的能力从事脑力劳动。人们在练习之后,都会感受到:烦恼的情绪抛到九霄云外,心胸坦荡,情操高雅,超凡脱俗,境界一新。表面上看,养生似乎耽误了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善养生者的工作效率普遍要高于不善养生者。

3.养生可以激发人体潜能

人体是生物遗传的精华。在人体细胞当中,有先辈(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乃至同血缘的无数辈)才智的积淀。后辈人可以发挥潜在的才智。试想,既然人体的外貌(哪怕一粒痦、一块斑、一种肤色)都可以遗传,为什么人体的智力又不可以遗传呢?如果某人的父辈特别擅长逻辑思维,头脑灵活,那么,某人就应当具备这种潜在的智能。如果某人的父辈特别擅长书法、击剑等技能,那么,某人就应当具有父辈的这种潜在技能。当然,父辈的这种能力必须是在孩子出生以前就已存在,才可能遗传下来,孩子只要通过养生法的练习,就有可能激发出潜在的能力。有的孩子可以开发得出,有的则开发不出,这与遗传及练习得力与否都有关系。

我们人类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是几千年几万年宇宙进化的精灵。人体本身是一个奇妙的宇宙,还有许多功能可以开发。

人的嗅觉不如狗,眼力不如猫,但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产生超乎常人的人体潜能。

天耳通--《性命圭旨全书》中说:“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能忆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这种天耳通虽然有些玄乎,但耳力确实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坚持坐禅的僧人,其耳力超过其他人。盲人的耳力也超过明眼人,其原因就在于迫不得已地经常用耳,使得神经的敏感性加强。

天眼通--《性命圭旨全书》云:“正坐之间,霎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尔。”

人们的视力可以提高,可以看到数百米之外的东西如咫尺之间。还有一种隔物透视的能力,透过皮肉看骨髓,透过纸张看包在里面的东西,这种能力在一般人看来颇似天方夜谭的故事,但是,从古到今不乏“隔物透视”的报道和记载,值得人们去探索和讨论。

天门开--《道德经》云:“天门开阁,能为唯乎?”《庄子·天运篇》云:“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许多养生师说,天门开就是丹田之气飘飘然,灵魂出窍,冲开头顶的百会穴。新生儿出世时,头颅顶部有一菱形的前囟,后部有一三角形的后囟。后囟在出生不久即封闭,前囟在生后一年半左右封闭。养生师欲想以气冲开囟门,这是一种意念方法,并不是要在头顶打开一个口子。意念囟门,有利于血液上下循环,增强大脑功能。

人体潜能是对常人而言的,它指的是超出正常人所具备的常规功能。人体潜能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现象是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的,也是无法用现有的科学仪器进行测试和鉴定的人体现象。由于人体本能生理的差异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人体潜能在每个人身上激发程度和表现形式也有差别,不可能一个人具备各种功能。

以上是关于「养生常识」养生大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养生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养生常识」养生大全;本文链接:http://weipeng.cc/yscs/56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永杰养生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5    内容仅供参考,不能用作医疗诊断和临床使用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