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杰养生知识网,分享养生知识,包括:养生常识、养生资讯、饮食养生、养生人群、四季养生、减肥瘦身、美容美体、运动养生,是您养生的好参谋。

枸杞怎么泡水喝补肾壮阳

  • 枸杞子怎么吃能补肾壮阳
  • 饮食养生-永杰养生网
  • 2022-04-13 11:42
  • 永杰养生知识网

枸杞怎么泡水喝补肾壮阳 ,对于想了解养生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枸杞怎么泡水喝补肾壮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点:1、枸杞怎么泡水喝补肾壮阳 ;2、枸杞怎么泡水喝正确

一、枸杞怎么泡水喝补肾壮阳

“枸杞壮阳补肾是真的吗?为什么我吃了之后,早上它也没什么反应?”

今天,小妙去逛知乎,看到了一条关于枸杞补肾的问题。对于这个专业对口的领域,小妙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小妙赶紧查询各方资料,运用专业的中医知识,撰写了这篇文章。

 

 

一、枸杞补肾,是真的吗?

枸杞可以补肾,但是单味使用效果不佳,所以对于肾虚的人群来说,并不建议单独使用枸杞。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枸杞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认为枸杞有补益肝肾,延年益寿的功效,但往往是要和其他中药搭配在一起,才能发挥比较好的功效,单独使用效果不佳。

如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菊花和枸杞,就成了能补肾阴、补肝血的杞菊地黄丸,枸杞入药制成的五子衍宗丸,中医认为有助孕的功效。

 

 

二、坚持枸杞泡水喝,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有人说,竟然枸杞单味补肾的效果不佳,那坚持每天枸杞泡水喝,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 缓解眼睛疲劳:枸杞泡水有滋阴明目的功效,经常对着电脑的人,眼睛容易疲劳,多喝枸杞泡的水,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在泡水之前,将枸杞破开成两半,效果更好,用温水浸泡10至15分钟即可饮用,喝完水后将枸杞也一并吃了,更能发挥效果。

● 清肝火:在天气比较热,或生气发怒过后,体内肝火比较旺盛,而枸杞泡水可除肝火。

● 补充维生素:枸杞中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铁等营养成分,对人健康有益。而且胡萝卜素、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对抗衰老、预防皮肤日照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三、枸杞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枸杞虽然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枸杞虽是药食同源的常用品,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枸杞有记载,“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阴虚精滑之人慎用”。

枸杞有很强的温热身体的效果,如果食用过量会引起上火,容易上火的人群不是太适合食用,有内热未清的人群要慎用,因此患有高血压、身体有炎症、正在感冒发烧的人也不宜食用。由于枸杞有补益肝肾的效果,因此肝肾不虚的人也没必要服用,不然滋补不成,反而对健康有碍就不好了。

 

 

四、延伸:黑枸杞和普通枸杞有什么区别?

黑枸杞和平常用的红枸杞,虽然同为枸杞,其中差别可大了。

从药物属性上说,黑枸杞并未收入药典,药用枸杞只有红枸杞,黑枸杞食品保健用,目前还不能作为中药使用,其是否能作为药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从功效上来说,黑枸杞和红枸杞能治疗的病症大不一样。红枸杞清肝明目,补益肝肾,而黑枸杞在藏医药著作《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中记载,可用于治疗心热病、月经不调等。

从使用方法上来说,红枸杞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可作为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用,除了中药材处方中常见,平常很多人也会将红枸杞泡水代茶饮,还可以在炒菜、煲汤、煮粥的时候加上一些,有些人不管吃什么都要放一些枸杞。而黑枸杞以前更多的是被当地居民做成果酱食用,而非药用,在黑枸杞风靡之后,不少人将黑枸杞和红枸杞同用,用来泡水、加入食物等,商家还会将黑枸杞做成保健品。

常用枸杞泡水代茶饮,对身体有益处,但也要看自己适不适合,内热未清的人食用枸杞反而对健康不利,不要认为枸杞对身体好就盲目使用,而且枸杞的使用是有定量的,一次性食用过多枸杞,对身体有害无益。

二、枸杞怎么泡水喝正确

枸杞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枸杞子泡水,是一种养生的方法,可以增加口感甜味。同时它的功效也比较多,因为枸杞可以补气血、延缓衰老,一般每次泡水数量放10粒左右就可以了,大概也就是10-15g,最好不要超过20g。

一般泡一杯枸杞,喝完水之后,可以再加用开水,反复泡多次,泡完水,剩下的枸杞可以扔掉,也可以把它当成水果一样吃掉。但是泡完水之后的枸杞味道会比较淡,没有多少味道,药效也比较少。

 

以上是关于枸杞怎么泡水喝补肾壮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养生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枸杞怎么泡水喝补肾壮阳;本文链接:http://weipeng.cc/yinshi/105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永杰养生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5    内容仅供参考,不能用作医疗诊断和临床使用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