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艾灸养肝的养生知识,春季养肝怎么艾灸 ,对于想了解养生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春季艾灸养肝的养生知识,春季养肝怎么艾灸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点:1、春季艾灸养肝的养生知识;2、春季养肝怎么艾灸
春季万物复苏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那么春季如何养肝?可以怎么做呢?
艾灸5穴位也可养肝护肝
适当进行艾灸也可以养肝护肝,主要是下面几个穴位可以常艾灸。
1、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对其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以此来补肝养肝。再者,肝主经络,经常艾灸可以改善春季肝血不足,改善四肢无力。
2、三阴交
对三阴交进行艾灸,可以引火下行。春季内脏容易气血不足,阳气外散,消化功能差,如果对足三里进行艾灸,可调节脾胃,调肝补肾,还可安神帮助睡眠。
3、鱼迹穴
属手太阴肺经,此穴为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故此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又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所以有循经远治的作用,可疏经通络。
4、神阕穴
位在腹部,脐中央。因其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经常艾灸可以固元气,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为后天强壮保健要穴。
5、中封穴
中封穴是保养精血的要穴,可以抑制肝火过旺,也可以通小便。
春季养肝要避免的误区
1、有脾气就要发泄出来
春季比较干燥多风,人们容易生气上火,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专家说,春季肝气开始升发,中医上讲“肝阳,肝气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
这里的“余”,就是多余的意思,中医讲求平衡,所以“多余”即为邪,人们容易肝气盛、肝火旺,因而脾气也就比较暴躁。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人要是有脾气就要发出来,但是实际上发火只会促使肝气更旺、肝阳上亢,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专家说,春季保持愉悦的心情,注意调节情绪才是养肝之道。
2、春季养肝宜温补
中医主张“春气温,春发散,祛阴寒以助阳。”春季养肝宜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养阳食物中最宜肉类是牛肉、羊肉、鸡肉,最宜调料是姜和葱,最宜蔬菜是马铃薯,最宜饮料是红茶。
这个说法其实只对了一半。“春夏养阳”,的确要顺应春升之气,尤其在早春,仍有冬日的余寒,在饮食上宜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
以助长、充实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的侵袭。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但需要注意的是,春季的温热食物是指韭菜、大蒜、洋葱、魔芋、香菜、生姜、葱等这类性温味辛的食物,并且它们都具有发散的作用。其并不是指冬季所吃的温热食品,类似羊肉、狗肉、辣味等食物。
3、酸味入肝,应多吃
中医认为,五味对应五脏,酸味的食物入肝,因此,一知半解的人们就会认为春季养肝是不是应该多吃点酸的。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误区,相反,春季反而应该“少酸”而“多甘”。
一方面,酸味食物入肝,会使肝气更旺,肝旺而伤脾,夏季就会出现脾虚腹泻的症状。
另一方面,酸味食物对人体有收涩的作用,而春季应该是气机生发的季节,过食酸味食物会阻碍阳气升发,造成肝气郁结而化火,出现面红目赤、耳鸣、小便黄等症状。
因此,春季应该秉持“少酸多甘”的饮食原则,多吃一些蜂蜜、枣、山药等自然口感偏甜的食物。同时,可以多吃一些菠菜、芹菜等有疏肝清热作用的食物。
春季万物复苏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那么春季养肝有什么要注意呢?可以怎么做呢?
春季养肝要注意4点
首先,运动注意强度和速度。冬季大家一般都不运动,身体多项机能还在“冬眠”,因此春天运动要“慢”,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舒缓运动。
其次,要保证睡眠的质量。健康的肝脏离不开良好的睡眠。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再者,要注意保暖。春季阳光明媚的同时气候变化也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衣服要慢慢减少,不要突然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容易引起寒邪,也容易引起鼻塞、咳嗽、感冒等症状,尤其中老年人。
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肝气舒达。旅游是一个方法,找三五好友郊游踏青,放松身心,也可以买一把甜香的水仙花、风信子回家,问问自然的花香也有利健康。
以上是关于春季艾灸养肝的养生知识,春季养肝怎么艾灸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养生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春季艾灸养肝的养生知识,春季养肝怎么艾灸;本文链接:http://weipeng.cc/news/1211.html。